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理论脉络、实践意义,我院社会工作系邀请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社会工作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童敏教授开展讲学活动。2024年12月13日下午,童敏教授以“社会工作是什么——社会工作的心理与社会之争(历史的5个半故事)”为主题,为社会工作系师生带来了一次珍贵的理论讲座。
在讲座中,童敏教授巧妙地运用五个故事作为引子,系统地展示了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和理论困惑。通过详细解读里士满的“助人自助”理念、亚当斯的睦邻运动、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功能理论以及几种理论的融合,用5个故事将社会工作的理论发展脉络进行了生动地呈现,并对理论之间的逻辑关联进行了解读。童敏教授提出“现代心理困扰是一种精神困扰,是现代化进程的产物”“社会工作的核心在于帮助人们恢复社会功能,而非仅仅满足其需求”等重要观点,明确了社会工作在实践中的角色定位。通过具体的实务案例,童敏教授不仅分享了自己的人生经验,还引入了功能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情绪是建设的,不是管理的”,激发了在场师生的深入讨论与反思。此外,童敏教授还关注并探讨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问题,促使大家进行思考,这种思考也是半个故事留给所有社会工作教育者和实践者的创造空间。
童敏教授长期致力于实务工作和社会工作理论中国化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与深厚的理论基础,讲授的内容不仅有理论的深度梳理,也有实践的深刻反思。经过童敏老师的讲解,同学们对社会工作的具体内涵、操作定义、历史脉络、现实经验等都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学习实践社会工作的热情和信心有了进一步提升。讲学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